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2012年第一季度,我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7起,中毒438人,其中死亡12人。与2011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增加4起,死亡人数减少4人,中毒人数减少22.6%。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一)按月报告情况。
月 份 |
报告起数 |
中毒人数 |
死亡人数 |
1 |
8 |
143 |
7 |
2 |
4 |
89 |
3 |
3 |
5 |
206 |
2 |
合 计 |
17 |
438 |
12 |
第一季度,1月份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的47.1%和58.3%。3月份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最多,占总报告中毒人数的47.0%。
(二)按食物中毒原因分类情况。
中毒原因 |
报告起数 |
中毒人数 |
死亡人数 |
微生物性 |
3 |
66 |
3 |
化学性 |
5 |
19 |
5 |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 |
6 |
183 |
3 |
不明原因或尚未查明原因 |
3 |
170 |
1 |
合计 |
17 |
438 |
12 |
第一季度,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总中毒人数的35.3%和41.8%;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41.7%。 与2011年同期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增加1起,中毒人数减少57.1%,死亡人数增加3人;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6.7%、47.2%和61.5%;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增加3起,死亡人数增加2人,中毒人数减少43.3%。
(三)按食物中毒场所分类情况。
中毒场所 |
报告起数 |
中毒人数 |
死亡人数 |
集体食堂 |
4 |
231 |
0 |
家 庭 |
9 |
105 |
9 |
饮食服务单位 |
1 |
87 |
0 |
其他场所 |
3 |
15 |
3 |
合 计 |
17 |
438 |
12 |
第一季度,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总死亡人数的52.9%和75.0%。发生在集体食堂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52.7%。
(四)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中毒原因 |
报告起数 |
中毒人数 |
死亡人数 |
微生物性 |
1 |
57 |
0 |
化学性 |
1 |
6 |
1 |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 |
1 |
62 |
0 |
不明原因或尚未查明原因 |
1 |
80 |
0 |
合 计 |
4 |
205 |
1 |
第一季度,报告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均发生在学校食堂。其中,1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造成1人死亡。 与2011年同期相比,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增加3起,中毒人数增加159人,死亡人数增加1人。
(五)剧毒鼠药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第一季度,全国无剧毒鼠药中毒事件报告。
二、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分析 (一)第一季度,有毒植物及毒蘑菇食物中毒事件和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死亡人数共占总报告起数、总死亡人数的64.7%和66.7%。6起有毒植物及毒蘑菇食物中毒事件分别由未煮熟四季豆、未煮熟豆浆、草乌、苦檀子、断肠草和毒牛肝菌引起。5起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中,4起是亚硝酸盐中毒,1起是有机磷农药中毒。
(二)第一季度,按食物中毒场所分析,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其中,亚硝酸盐中毒事件3起,死亡3人 ,有毒植物及毒蘑菇食物中毒事件3起,中毒83人,死亡2人,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2起,死亡3人,有机磷中毒事件1起,死亡1人。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容易发生。各地卫生部门要积极开展对重点餐饮服务单位和公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掌握正确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方法。同时,各种野生植物和蘑菇将陆续进入采食期。各地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告知公众不要随意采食野菜、野果等野生植物和野生蘑菇。
(二)随着农药类化学物的广泛使用,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风险将不断增加。各地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其掌握常见农药引起食物中毒的诊断和救治方法,有效降低中毒患者的病死率。
(三)各地要继续加强学校、集体食堂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指导其对于四季豆等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采取可靠的烹饪、加工和储存方法,杜绝相关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卫生部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